水準面:用一個假想的靜止海洋面向陸地無限延伸,從而形成一個封閉的曲面,"/>
東英測繪——測繪地信的專業術語【干貨收藏】(1)大地體:大地水準面所包圍的形體稱為大地體。 (2)水準面:用一個假想的靜止海洋面向陸地無限延伸,從而形成一個封閉的曲面,這個封閉的曲面稱為水準面。 (3)大地水準面:用平均的海洋面向陸地無限延伸,從而形成一個唯一的封閉的曲面,這個唯一的平均海洋面稱為大地水準面。 (4)大地原點:位于陜西省涇陽縣永樂鎮 (5)水準原點:位于青島觀象山 (6)參考橢球:一個國家或地區為處理測量成果而采用的一種與地球大小、形狀最接近并具有一定參數的地球橢球。 (7)參考橢球面:處理大地測量成果而采用的與地球大小、形狀接近并進行定位的橢球體表面。 (8)地心坐標系:以地球質心為原點建立的空間直角坐標系,或以球心與地球質心重合的地球橢球面為基準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標系。 (9)參心坐標系:參心坐標系是以參考橢球的幾何中心為基準的大地坐標系。 (10)WGS-84坐標:一種國際上采用的地心坐標系。坐標原點為地球質心,其地心空間直角坐標系的Z軸指向BIH (國際時間服務機構)1984.O定義的協議地球極(CTP)方向,X軸指向BIH 1984.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點,Y軸與Z軸、X軸垂直構成右手坐標系,稱為1984年世界大地坐標系統。 (11) 絕對高程:地面上任意一點至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絕對高程(海拔) (12)相對高程:地面上任意一點到假定的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相對高程(或假定高程) (13)水平角:空間兩條相交直線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所夾的角。 (14)垂直角:某一方向與其在同一鉛垂面內的水平線所夾的角。 (15)后方交會:是指僅在待定點上設站,向三個已知控制點觀測兩個水平夾角a、b,從而計算待定點的坐標,稱為后方交會 (16)前方交會:設有A、B、P三點,A、B為已知坐標的點,P為未知點,用儀器測得∠PAB和∠PBA,根據A、B的坐標可求得P點的坐標,這種方法叫做前方交會 (17)相對誤差:是指絕對誤差的絕對值與相應觀測值之比,通常以分子為1,分母為整數形式表示。 (18)絕對誤差:指中誤差、真誤差、容許誤差、閉合差和較差等,他們具有與觀測值相同的單位。 (19)偶然誤差: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對某量進行一系列觀測,若出現的誤差在數值大小或符號上均不一致,且從表面看沒有任何規律性,這種誤差稱為偶然誤差 (20)系統誤差: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對某量進行一系列觀測,若出現的誤差在數值大小或符號上保持不變或按一定的規律變化,這種誤差稱為系統誤差。 (21)子午線收斂角:通過地面某點M的真子午線方向與坐標縱軸方向之間的夾角稱為子午線收斂角。 (22)方位角:從過直線段一端的基本方向線的北端起,以順時針方向旋轉到該直線的水平角度,稱為該直線的方位角。 (23)直線定向:確定直線方向與基本方向之間的關系,稱為直線定向。 (24)視差:是指眼睛在目鏡端移動,所看見的目標有移動。原因是物像與十字絲分劃板不共面。 (25)測回法:適合有兩個觀測方向。 (26)方向觀測法:適合有三個或者三個以上觀測方向。 (27)比例尺:圖上某一直線段的長度d與地面相應距離的水平投影長度D之比,稱為比例尺 (28)數字比例尺:數字比例尺以分子為1,、分母為整數的分數表示。 (29)直線比例尺:繪制地形圖時,用圖上線段長度表示實際水平距離的比例尺,稱為直線比例尺。 (30)等高線:等高線是指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鄰各點所連成的封閉曲線。 (31)等高距:地形圖上相鄰等高線的高差,稱為等高距。 (32)等高線平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d,稱為等高線平距 (33)首曲線:是按基本等高距繪制的等高線 (34)計曲線:是以高程起算面為0m等高線計,每隔四根首曲線用粗實線描繪的等高線。 (35)助曲線:是當首曲線和間曲線不能顯示局部微小地形特征時,按1/4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 (36)間曲線:是當首曲線不能顯示地貌特征時,按1/2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 (37)示坡線:是垂直于等高線的短線,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 (38)天頂距:它由測站點鉛垂線的天頂起算,由0°量到180°。 (39)附合導線:導線從一高級控制點開始,經過各個導線點,附合到另一高級控制點,形成連續折線,這種導線稱為附合導線。 (40)閉合導線:導線從一高級控制點開始,經過各個導線點,最后又回到原來起始點,形成閉合多邊形,這種導線稱為閉合導線。 (41)支導線:導線從一高級控制點開始,既不附合到另一個控制點,又不閉合到原來起始點,這種導線稱為支導線。 (42)無定向導線:從一條已知邊出發而閉合到一個已知點上,但有時在導線的一端只有一個已知點,沒有定向點,另一端也可能是一個點。這種導線就不能用常規的計算方法來推算坐標,因為起算時沒有定向點,所以稱為無定向導線 (43)四等水準尺基輔差:4687或者4787 (44)中誤差:各個真誤差之平方和的平均數的平方根作為精度評定的標準,用m表示,稱為觀測值的中誤差 (45)同步環:是指在用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測量中,由3臺或3臺以上接收機,同時對同一組衛星進行觀測(同步觀測))所獲得的基線向量所構成的閉合多邊形。 (46)異步環:是在用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測量中,由數條GPS獨立邊構成的閉合多邊形。在GPS網中,必須保證有足夠數量的異步環,才能確保觀測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地發現觀測值中存在的粗差。 (47)多路徑效應:GPS接收機所收到GPS信號經由建筑物、水面或其它反射物表面反射抵達接收機天線的干擾信號。經反射的信號路徑增長了,其偽距存在系統偏差,致使定位結果不準。 (48)2000坐標系: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是全球地心坐標系在我國的具體體現,其原點為包括海洋和大氣的整個地球的質量中心。Z軸指向BIH1984.0定義的協議極地方向(BIH國際時間局),X軸指向BIH1984.0定義的零子午面與協議赤道的交點,Y軸按右手坐標系確定。 (49)角誤差:水準儀的視準軸與水準軸相互不平行,存在一個夾角,這個夾角在 鉛垂面上的投影稱為儀器的i角誤差 (50)測量外業的基準面及基準線:基準面——大地水準面,基準線——鉛垂線 (51)測量內業的基準面及基準線:基準面——參考橢球面,基準線——法線 (52)坐標方位角的基準線:坐標縱軸正北方向。(測量坐標系,X正軸) (53)2C互差:盤左盤右讀數的誤差,目的是檢查觀測結果是否超過允許的誤差范圍。 (54)坡度表示方法:百分比或者千分比 (55)歸零差:全圓方向法中,半測回開始與結束兩次對起始方向觀測值之差。 (56)DS3各字母什么意思:大地,水準,每公里往返測高差中誤差為3mm (57)DJ2各字母表示什么意思:大地,經緯儀,一測回方向中誤差為2秒 (58)測量坐標系通用值:自然值前面橫坐標加500km,并且加上所在的帶號,稱為通用值。 (59)測量坐標系自然值:投影帶都有各自的直角坐標,這種坐標稱為自然值 (60)偶然誤差四個規律:有限性、集中性、對稱性、抵償性。 (61)偶然誤差產生的原因:儀器,觀測者和外界環境 (62)EDM:Electronic Distance Measurement 電子測距 (63)PPM:Part Per Million 即10-6 (64)固定誤差:a+bD 中a稱為固定誤差(mm) (65)比例誤差:a+bD 中b稱為比例誤差(10-6) (66)城市測量規范中投影長度變形值應不大于25mm/Km (67)3S是指GPS(全球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 (68)4D產品是指DOM(數字正射影像圖)、DEM(數字高程模型)、DRG(數字柵格地圖)、DLG(數字線劃地圖)以及復合模式組成。 (69)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數字地面模型 (70)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數字高程模型 (71)一弧度等于多少秒:206265″ (72)RTK:實時動態控制系統。這是一種新的常用的GPS測量方法,以前的靜態、快速靜態、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后進行解算才能獲得厘米級的精度,而RTK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它采用了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方法,是GPS應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現為工程放樣、地形測圖,各種控制測量帶來了新曙光,極大地提高了外業作業效率。 (73)四參數模型是指:旋轉,兩個平移,一個縮放因子 (74)七參數模型是指:三個平移,三個旋轉,一個縮放因子 (75)全球四大定位系統:中國北斗、歐盟伽利略、俄羅斯格魯納斯、美國GPS (76)基線和導線區別:基線類似于向量有方向性,而導線一般不考慮方向 (77)極限誤差:由偶然誤差的特性知,在一定的觀測條件下,偶然誤差的絕對值不會超過一定的限值。這個限值就是極限誤差。通常以3倍中誤差為真誤差極限誤差的估值。 (78)球氣差:地球彎曲差和大氣垂直折光差合并影響的簡稱 (79)三角高程測量:通過觀測兩點間的水平距離和天頂距(或高度角)求定兩點間高差的方法。它觀測方法簡單,受地形條件限制小,是測定大地控制點高程的基本方法。 (80)視準軸:十字絲中央交點與物鏡光心的連線稱為視準軸。 (81)橢球定位:地球橢球的形狀、大小確定之后,還應該進一步確定地球橢球與大地體的最佳擬合位置,才能作為測量計算的基準面,這一過程稱為橢球定位。 (82)周跳:是指在GPS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的載波相位測量中,由于衛星信號的失鎖而導致的整周計數的跳變或中斷。 (83)載波相位測量:又稱RTK技術是利用接收機測定載波相位觀測值或其差分觀測值,經基線向量解算以獲得兩個同步觀測站之間的基線向量坐標差的技術和方法。 (84)偽距測量:是在用全球定位系統進行導航和定位時,用衛星發播的偽隨機碼與接收機復制碼的相關技術,測定測站到衛星之間的、含有時鐘誤差和大氣層折射延遲的距離的技術和方法。 (85)測量工作遵循三項基本原則: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先高級后低級。 (86)測量的三項基本工作:高程測量、水平角測量、水平距離測量。 (87)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的限度:半徑為10km的圓面積范圍以內。 (88)點之記:地面標記點與其附近明顯地物的相互關系繪制成一草圖,并做相應標記。 (89)比例尺大小比較:如1:500和1:1000那個比例尺大 (90)豎盤指標差:視線水平時的豎盤讀數與正確讀數有一差值,此差值稱為豎盤指標差。 (91)象限角:從過直線一端的基本方向線的北端或南端,依順時針的方向至直線的銳角,稱為該直線的象限角。 (92)四等水準觀測順序:后-后-前-前 (93)地形圖:地形圖(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態和地理位置、形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圖。 (94)比例尺精度:人們用肉眼在圖上能分辨的最小距離為0.1mm,因此地形圖上0.1mm所代表的實地水平距離稱為比例尺精度。 (95)控制測量:以較高精度的測量方法測定控制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稱為控制測量。 (96)高差:兩個地面點之間的高程差。 (97)高斯—克呂格投影:一種等角橫切橢圓柱投影。其投影帶中央子午線投影成直線且長度不變,赤道投影也為直線,并與中央子午線正交。 (98)測繪:是測量和地圖制圖的簡稱。測量就是獲取反映地球形狀、地球重力場、地球上自然和社會要素的位置、形狀、空間關系、區域空間結構的數據。地圖制圖是將這些數據經處理、分析或綜合后加以表達和利用的一種形式。 (99)地圖投影:按一定數學法則,把參考橢球面上的點、線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 (100)測量誤差:每次測量所得的觀測值與該量客觀存在的真值之間的差值,這種差值稱為測量誤差 (101)EDM:Electronic Distance Measurement 電子測距 (102)PPM:Part Per Million 即10-6 (103)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數字地面模型 (104)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數字高程模型 (105)地形圖:地形圖(topographic map) (106)定測導線 location survey traverse (107)放線 setting-out of route (108)假定高程 assumed height (109)閉合導線 closed traverse 以上就是測繪地信的專業術語大全,如果你還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歡迎留言或者在線咨詢,我們會及時與您聯系。東英測繪儀器有限公司提供RTK/GPS、全站儀、水準儀、經緯儀、無人機等儀器的銷售、檢測、校正等業務,也承接測繪培訓和各種內外業測量任務,有相關的需要了解都可以留言或者在線咨詢我們,我們將詳細為你解答。 |